当时的石河子副总农艺师畅建国分析,按照中国现行的棉花收购标准,机采棉和手采棉相比,棉花收购等级上会降低一个级差,这影响到基层推广应用采棉机的积极性.
再有,从种植到采摘甚至后续加工,机器采棉花均有高度的机械化"一条龙"作业,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采摘就受到-.
按当时的市场价格,一台进口采棉机近200万元人民币,而一台国产机100多万元,一般的种棉户也难以接受.
有人士分析称,农村和团场实行的承包责任制,使棉田分片作业,形不成规模,影响了机械作业.如果要想大面积推广机采,就得在不改变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改变种植方式.
虽然机采棉受到很多条件-,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人工采收棉花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拾花劳动强度大,要从根本上解决拾花难问题,走机械化采棉是惟一的选择.
而每年的"拾花荒"更是将机械采棉提到了生产的日程上.有-呼""拾花荒"到底"慌"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