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理会确定会计分录的依据是什么
首页 » 资讯 » IT科技 > 终于理会确定会计分录的依据是什么

终于理会确定会计分录的依据是什么

  发布时间 : 2023-02-01 01:31:06 6
内容提要
1确定 会计 分录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会计分录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会计分录的。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1确定 会计 分录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会计分录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会计分录的。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图片0]

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

2会计分录的编制

第一,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还是收入、费用(成本)、利润;

第二,确认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借或贷);

第三,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第四,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格式和要求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该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带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一、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务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对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三、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3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盘盈,一般都是企业单位自制设备交付使用后未及时入账所造成的。经核准应列作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出现盘亏或毁损的原因有很多,各单位应根据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是:自然灾 害等非常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在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值收入后,经批准列作营业外支出;责任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应由责任人酌情赔偿损失。

[图片1]

(一)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

1.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盘盈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二)固定资产盘亏的账务处理

1.盘亏存货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盘亏处理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例1】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机器一台,据当前市场情况,估计其价值为9000元。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所确定的固定资产盘盈数字,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9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9000

(2)上述账外固定资产经批准作营业外收入处理。根据批准处理意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9000

贷:营业外收入9000

【例2】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机器一台,其账面原值为30 000元,已提折旧18000元。

(1)在报经批准前,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所确定的固定资产盘亏数,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2000累计折旧18000贷:固定资产30000

(2)上述盘亏固定资产经批准作营业外支出处理。根据批准处理意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1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2000

结算往来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4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分录

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分录

一、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4)持有至到期投资(假定该项债券投资,持有方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原理相同)与应付债券;(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6)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抵销分录为:

借:债务类项目

贷:债权类项目

二、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可能发生持有对方债券等内部交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抵销内部发行的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部债权债务的同时,将内部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销。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

在某些情况下,债券投资企业持有的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债券并不是从发行债券的企业直接购进,而是在证券市场上从第三方手中购进的。在这种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投资与发行债券企业的应付债券抵销时,可能会出现差额,应当计入合并利润表的投资收益或财务费用项目。即此种情况下:

(1)当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大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时(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分录)

借:应付债券(个别报表的摊余成本)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个别报表的摊余成本)

财务费用(差额倒挤)

(2)当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小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时

借:应付债券(个别报表的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个别报表的摊余成本)

三、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

在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核算其坏账损失的情况下,某一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数额是以当期应收账款为基础计提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与此相联系也需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其抵销程序如下:

首先抵销坏账准备的期初数,抵销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将本期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数额抵销,抵销分录与计提(或冲回)分录借贷方向相反。

即: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具体做法是:

先抵期初数,然后抵销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