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领会中电信与16家企业签署通信业务转售协议 含京东 万网
首页 » 资讯 » 编程开发 » swift > 终于领会中电信与16家企业签署通信业务转售协议 含京东 万网

终于领会中电信与16家企业签署通信业务转售协议 含京东 万网

  发布时间 : 2022-09-22 04:57:11 22
内容提要
文 / 白伊文(投稿) 10月28日,中国电信集团在金融街总部召集了16家企业,进行了《移动通信业务号码转售》的协议签署。 这是一场没有新闻媒体参会的签约仪式,各家企业甚至限定参会人数。

文 / 白伊文(投稿)

10月28日,中国电信集团在金融街总部召集了16家企业,进行了《移动通信业务号码转售》的协议签署。

这是一场没有新闻媒体参会的签约仪式,各家企业甚至限定参会人数。

除了之前一直盛传的苏宁、国美、迪信通、爱施德、天音、朗玛信息、北纬通信无一缺席外,乐语、万网(代表阿里巴巴)、京东、连连科技、话机世界,以及4家主要面对企业用户的用友、三五互联、长江时代、分享在线。

就此,中国电信在转售业务上的路线规划已经清晰。公众渠道型、资源型、集团用户型三种类型各有数量不等企业入选,并将静待工信部最后审批通过。

公众渠道型也分为三种类型,以综合渠道为主的苏宁、国美;网络销售渠道为主的京东,万网,连连科技;移动通讯终端销售为主的迪信通,天音,爱施德,话机世界等。

而北纬通信,朗玛信息则是移动增值业务起家,被视为资源型公司,其拿牌照的意义,被普遍认为是转售之后再转售。

相比较在公众市场的大幅度放开,电信对企业市场的准入似乎严格许多。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在南北拥有非常强大的集团客户资源,也是中国移动一直觊觎而无法取代的战略优势。

在这方面,公众所熟悉的只有用友,三五互联、长江时代、分享在线的知名度仅局限于细分市场,比如长江时代相对于长江航运信息领域。

相比较中国移动在转售业务上的踌躇不前,中国电信此次引入16家转售合作伙伴,可谓一石数鸟。

此前,渠道一直是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竞争不过中国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按照工信部明文要求,移动转售合作不得排他,也就是说,一家转售商最多能同时与三大运营商都合作,拿满三张虚拟运营商牌照。

但实际的情况是,电信方面要求不仅要承诺一定发展客户数量保底,还需要交纳保证金。除了苏宁,国美这样大的渠道有能力“三心二意”外,弱势的渠道很难有更多精力同时左右逢源。

而此次,中国电信从传言中的只签署2-3家,转售合作变成16家,大有“围攻中国移动”的气势。

据悉,中国联通也将采取类似战术,通过公众用户市场的进一步竞争,搅乱这一池春水。

相对于对公众市场转售业务的慷慨开放,中国电信对集团客户市场态度谨慎。

中国电信为什么不更开放一点,让更多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企业入围?

看看中国电信上市公司2013半年报中的一段话,就知道原因了:“信息化应用拉动移动用户增长608万户,同比增长29%,占移动净增用户的44%。”

中国电信上市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尽管固定电话用户一直在减少,但政企用户固定电话同比并未减少,反而略有增加,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在政企客户方面依然保持优势,且正将这一优势携带到移动领域。

据中国电信政企部门相关人士透露,通过信息化应用拉动,中国电信2013年移动用户增长数肯定会突破1300万,乐观估计可能达到1500万户。

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有可能将制定为2000万户,甚至更多。

在公众渠道具有优势的苏宁与国美,无疑会艳慕用友,万网,三五互联这几家公司拿到的牌照,毕竟政企用户市场具备一定门槛,相对而言利润率能够做得更高一些,换言之牌照的含金量也高。

业内人士因此也认为,考验中国电信是否真正有意愿开放转售市场,在蛋糕最丰厚的政企市场的动向,可以成为主要参考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中国移动也召开了总裁办公会,有可能在确定转售合作伙伴时,向有政企服务资源的厂商倾斜。

这似乎也是静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选择转售业务伙伴后,中国移动的一个反击战术。

目前,转售企业的确认,还需要经过工信部最后的审核与确定,但这似乎也只是程序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科技杂谈授权刊登。

转载或摘选请注明作者与科技杂谈,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