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明白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
首页 » 资讯 » 食品农业 > 总算明白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

总算明白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

  发布时间 : 2023-02-01 01:51:46 19
内容提要
1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 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通常一个会计分录对应一个借方与贷方共两个会计科目,复合会计分录也就是在借贷两方共出现三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复合会计分录可以拆分成多个会计分录,多个会计分录也能组成一个复合会计
1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

什么是复合会计分录?通常一个会计分录对应一个借方与贷方共两个会计科目,复合会计分录也就是在借贷两方共出现三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复合会计分录可以拆分成多个会计分录,多个会计分录也能组成一个复合会计分录。

[图片0]

指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需在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对应科目中记录其相互金额变化情况的会计分录。

可以分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和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一般来讲,复合会计分录实际上是由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合并而成的,凡是复合会计分录都可以拆分为若干简单会计分录。

企业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简化记账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2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分录

1、注册资金交存验资户

借:银行存款----验资户

贷:实收资本

2、由验资户转入基本户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贷:银行存款----验资户

3、取备用金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4、签定租房合同,交租金。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5、购置电脑、办公家俱等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6、购置笔、纸袋等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

7、支付与销售有关和各项费用。

借:营业费用

贷:现金(银存)

8、预存税款

借:银行存款----纳税户

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9、采购商品,增值税直接记入产品成本中。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

10、因汇款而产生的费用,及购支票等工本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11、发生销售收入?款项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发票金额/(1+4%)*4%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2、月未预提本月工资、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工资

营业费用----工

贷:应付工资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营业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工资总额

3会计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的关系

会计分录的编制是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它与会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是站在审查会计账目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账务审查及错账更正,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适当的审计方法与手段。

一、会计分录与审计分录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会计分录是对各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整理、记录的过程,它如实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事项与资金往来的来龙去脉,每一个会计分录都由三个要素所组成,即:借贷符号、会计科目、记账金额。审计分录是会计分录的延续,是在所审查的报告期会计账务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会计事项及业务调整,是对会计分录反映失实所进行的矫正。

二者的编制都是建立在复式记账基础上的借贷记账法,都遵循借贷记账法的规则。

2.两者的区别。会计分录与审计分录编制的出发点不同,会计分录的编制是正向的,按照经济业务及其事项的先后顺序和来龙去脉进行编制,最终形成一组存在必然内在联系的分录,编制的法律依据是会计准则。

审计分录的编制是逆向的,对于审查没有问题的会计业务不需要调整,有问题的会计账务则是采取比较的方法,在原会计分录的基础上对问题账户进行调整,一般通过借贷方向进行调整,冲掉错误的账户和金额,补充正确的账户和金额,最终形成一组没有必然内在联系的分录,其编制的法律依据是审计准则。

[图片1]

二、会计分录与审计分录应用比较

(一)会计分录的编制

例1:2012年1月1日新华公司购入L上市公司股票90万股,新华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共支付资金1415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3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2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452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402万元。假定持有期间没有分得现金股利。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解析如下:

年1月1日取得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352万

应收股利——L公司63万

投资收益2万

贷:银行存款1417万

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万(1452-135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万

2012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1352+(万元)

4会计凭证分录规范

一、摘要必须全面准确地描述所记录的交易事项

摘要内容反映的记账事项要详实全面:比如报销凭证,摘要应注明是谁报销、什么时间用于什么事项什么性质的费用。比如“张三报销4月份巡店交通费”,“李四报销招待某某公司业务人员招待费”。

摘要用语要严谨规范:报销人一般要写明实际报销人(也就是真正花钱的是谁,而不是代办报销手续的人—比如领导的秘书代领导履行报销手续时,实际报销人 是领导本人),另外,会计凭证中的人名都应当使用全名,而不能用职务代替(比如不能使用“李总”、“王经理”之类的用词)。

以此类推,有往来关系的单位名称要尽量使用全称,不得使用地名代替当地的子公司、代理商、供应商或者客户。凡是涉及债权债务确认的,都必须使用对方的全称或全名,以免多个类似名称出现时,混淆不清。

摘要要尽量反映会计人员进行交易事项的确认或会计估计的思路,尤其是调账凭证:比如补提摊销费用,除了要制作能反映整个补提摊销费用来龙去脉的附件以 外,在录入凭证摘要时,要说明主要的补提原因、补提的期间等信息。比如“因房租合同延迟签订,补提2012年1月租金摊销”,“因预估金额低于实际金额, 补提2013年6—8月办公室装修费摊销”,“因摊销期限由3年改为2年,补提2013年1—6月份转让费摊销”。

二、会计凭证借贷方科目数量的使用限制

在录入会计凭证时,会计人员往往图当时之便,加快会计凭证录入速度,采取一个凭证里面多借多贷的方法做账。需要注意几点:

允许一借多贷或者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不允许多借多贷会计分录

这里的借贷科目都是指“末级科目”。一借多贷或者多借一贷,“一”是指在借方或者贷方,只允许出现一个“末级科目”(并不是指只允许出现一行分录);“多”是指在借方或贷方,可以出现多个“末级科目”。比如下面的会计分录属于“多借一贷”:

借:管理费用—市内交通费 100

贷:库存现金 100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200

贷:库存现金 200

上面的分录记录了两笔报销业务,可以做在一个会计凭证里面,有两个借方末级科目,一个贷方末级科目。如果上述业务是同一个人报销,还可以将贷方科目合并处理:

借:管理费用—市内交通费 100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200

贷:库存现金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