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指导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指导。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指导。
做好命题研究,注重考试方法技巧指导。
九年级数学复习紧张有序,不要让学生陷入盲目的题海战术中。当然,精选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分析、掌握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研究新课标、钻研教材才能在精选题目时看得准,抓得稳。
第三轮复习要让学生知彼知己,知彼:认真分析模拟试卷和近年的中考试卷,从中把握中考内容、题型、难易程度、分值等;知己:则要分析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及薄弱环节,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做好查漏补缺,通过讲评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是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还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有问题或考试心理状态不佳导致等。这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图片0]
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知识点之多,内容之广,逻辑性之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相比的。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是每位九年级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关心的。第一轮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方法训练。要立足“三本”,以学生为本,以新课程标准为本,以教材为本。以尽心挑选的复习资料为载体,按知识块组织复习,要让学生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性质、公理、定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抓住基本题型,帮助学生再次加深理解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应一味的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这样必将会促进第二三轮的复习效果。
例如复习到有关函数的知识点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从函数概念的形成开始,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等等。第二轮复习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要根据学情突出重点,抓好中考热点,解决好在第一阶段所遗留的问题,侧重训练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会题不丢分”。另外,在复习的课堂密度、难度、速度、批改作业、模拟卷讲评等方面,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勇于攻破难题的信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说明确定的重点、难点渗入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复习教学中。
2中考数学复习一
严格训练,提高得分率
从试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中考成绩总是与实际水平有差距,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要求紧密相连:一是解题步骤和书写的规范性。对学生的审题、解题步骤和书写进行严格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试卷结构、试卷要求、参考答案和评卷标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提高得分率。二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最后的模拟测试中,对学生在心理素质上进行一些科学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既要让学生了解历年来试题的按排结构(都是拾级而上),又要让学生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训练中可有意地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来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三是提高答题速度。为使学生在考场上得以正常发挥,准确、有效地把握做题时间,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教师就要适当缩短答题时间,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有效性,提高学生做题得分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总成绩。
[图片1]
体现主导,服务主体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得到体现,其实关键是在老师,学生所谓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放羊式”的自由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思维才能朝着数学方向发展。而这里的一切都要靠老师的引导,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达成,是要依托于教师的主导性的。因此,在中考复习中,我们教师就必须充分体现出我们的主导性。如何真正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理。
比如学生一轮复习课中习题讲评课,我们就应该从学生习题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学生是对知识概念理解不透彻呢,还是对习题中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转化掌握不够,还是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不够熟练。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首先在课堂中有效暴露学生中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再通过部分正确的学生来点拨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老师巡视讨论情况,适时点拨,巧妙补充。用老师的主导性充分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性,原因有二:一是学生解决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真实存在的问题,正是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学生之间采取兵教兵的方式,多一份交流和竞争,无论是教者还是被教者,都成为交流的主角,发言的主体。
3中考数学复习二
注重课堂,学思结合。
课堂上,老师一般是一边展示系统的知识结构,一边领大家挖掘课本中典型例题的演变、引申和拓展过程,思路清晰,目的是使大家弄清一类题及其中的变化规律,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同学们要把握好课堂复习和自我复习的关系。
立足课堂、跟住老师,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对比,才能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老师一般拿历年的中考题当作例题讲解,目的是在复习中要规范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步骤,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要同学对比自己的思维过程,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课堂上的循环复习,反复强化,就好像日常“煎豆腐”,需要多翻几次才能热透.学习也是一样,熟能生巧,就需要多次反复而不是重复,自己的 “练”加上老师的“点”,才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训练要适度,要求质不要一味追求量。侧重在能力的提高,避免“疲劳战”。
明确目标,突破重点
复习的内容不是为了简单的梳理知识,也不是为了能解几道原来的题目,或者会做相应的中考题目。复习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在新的认识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并运用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转变成一种思维能力。所以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课程标准和相应的中考考试说明,并深入分析所授班级的学生原有基础、学习习惯等实际学情,明确复习目标,锁定复习中的重点,从而带着这些去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在复习《图形的变换》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认真阅读分析课标,理解课标对每个知识提出的要求,比如对平移的目标要求是: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③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再根据课标的要求去分析其中的重点,从要求级别中,我们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的字样,这就间接地告诉我们,重点是什么。再去分析中考考查的要求和近年来中考考查的情况,经过仔细的分析和调查,《图形的变换》这一板块在中考中的比值如下:2010年以来其中江苏省13大市的平局分值均在16分以上,占分比率也%以上,其中2010年占分是分,占分比率为%,而且逐年比重增大。这时针对近年来这个板块的题目类型,我们就该确认如何突破这里的重点。因此一轮复习明确目标,突破重点是首要任务。
4中考数学复习三
攻略一:记录错题,避免再犯。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的“陷阱”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及时分析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毕竟,中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
攻略二:适当做题,巧做为王。有的同学埋头题海苦苦挣扎,陷入了做题的误区。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攻略三:前后联系,纵横贯通。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做题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攻略四:概念记清,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
攻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如果试题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环节,一定会成为你的最痛。因此一定要通过短时间的专题学习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