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 编辑推荐:多年前,山寨手机借联发科芯片之力,一举崛起,横扫全国。但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后,一直在模仿的山寨厂商玩不下去了。
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
编辑推荐:多年前,山寨手机借联发科芯片之力,一举崛起,横扫全国。但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后,一直在模仿的山寨厂商玩不下去了。这似乎原本就是山寨的宿命,虽然还有很多可模仿的对象,但这条路是越走越窄了。
萧条的华强北
位于深南大道北侧的华强北,因为生产山寨手机而名扬海内外。这条并不宽的马路两边,二十多个电子市场密集相连,市场的每一层都被分隔成无数个柜台, 如蜂窝一般排列。这里常年车水马龙,手持电脑整机、手机、电子元器件的商贩来回穿梭,拉着拖车的快递工人吆喝着上货卸货。人群中不时闪现的各种肤色商人, 让这里看起来像个世界集贸市场。
在深圳华强北和北京中关村等大型消费电子集散地,山寨手机曾经一度“占山为王”,但现在,它们正在失去一线阵地。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山寨机出货2420万台,比2009年的3320万台下降27%,增长趋势明显放缓。
而山寨手机的幕后推手——大陆山寨手机芯片主要供应商台湾联发科技(MTK)上月末刚刚发布的一季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MTK收入亿元新台币,同比减少%,实现净利润亿元新台币,同比大幅下滑%。
由于生意一直很好,华强北常常一铺难求。但现在这种局面也在改变。“以前一个摊位转让费就得十几万,现在不收转让费,还没人要。”一位摊主说。一墙之隔的高科德通讯数码广场,开发商借四周年庆的名义,从2010年11月开始,全面下调租金。一楼柜台,中庭位置,由1680元/m2降到了1500元/m2,其他位置,也有100-200元降幅。
盛极而衰
“山寨”这个词的意思曾经是“山中的城堡”,但现在被用以指代一切模仿、复制、抄袭的假冒产品。
“山寨”并非自手机始,也不会到手机而终。但造就了山寨辉煌时刻的是手机,其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台湾联发科公司推出的手机芯片解决方案。2003年底,联发科手机芯片量产出货,这款被业内称为 “Turn Key”(交钥匙)的低价芯片解决方案,将芯片、软件平台和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在一起,将摄像、MP3、视频、触摸屏等多种功能全部集成于手机 芯片之上。厂商采用这一方案,只要加个电池和外壳就能生产手机。
山寨手机成本低廉,不交税,也不参加入网检测(检测费用一般是一款手机三十多万,另外,送交入网检测一般都要等一个半月以上,对一天一个价的手机来说,是极大的成本消耗),不需要打广告,搞促销。一款同样型号的手机,山寨的价格只有正牌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而山寨手机在设计上也极富想象力。一辆微型奥迪轿车模型,翻过来就是一部带摄像头的触摸屏手机,在其“车头”的前灯里面,竟然暗藏着一只手写笔;一 款有着早年“大哥大”风格的手机,因为其上端的天线能在瞬间释放出强电流,而被称为“防狼手机”;一个“手雷”握在手里也不用害怕,只要一掰,它马上就可 以拨打电话了。更极致的表现是,震耳欲聋的8个喇叭或是被某个高僧开过光,都成了手机的卖点。
凭借着巨大的价格优势和出位的设计,山寨手机迅速占领市场。吕志平记得,在最疯狂的时候,他们必须半夜两三点到工厂守着,排队抢货。而一位山寨手机工厂的员工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她一个月要加两百多个小时的班。
被智能手机时代抛弃
由于做山寨手机的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三年前,一台手机的利润是一两百元,而现在,则是8—10元钱,不及以前的十分之一。不断下降的利润率,更是让一些山寨厂家开始了粗制滥造。在巴基斯坦,甚至发生过山寨手机集体“死机”事故。而一些宣称终身保修的手机,三个月之后,连厂家都找不到了。
而加速到来的3G时代,则给了山寨手机们致命一击。
2007年,当苹果以外形和界面极简单却有极丰富应用的iPhone这一真正的破坏性创新开启智能和3G时代后,盛极一时的中国山寨机的末日警钟便已敲响。
由于苹果采取的是“终端+软件+应用”的商业模式,山寨所依赖的外形和功能优势被彻底颠覆。现在,没有人想要能开酒瓶的手机,人人都喜欢能下载应用、玩游戏、看视频的手机。
虽然联发科非常清楚,自己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3G芯片上复制2G时代的成功,但知易行难,直到如今,其也没有推出一款真正“质优价廉”的3G芯片。
而握有芯片核心技术的高通,在3G时代几乎享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这导致3G芯片的价格居高不下,山寨机最核心的价格竞争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在与数据消费紧密结合的3G时代,电信运营商以各种形式的补贴拉低3G智能手机的价格,甚至可以实现“零元购机”,以此吸引消费者进入自己的网络。这无疑对无法获得补贴的山寨机施加了更大压力。
“山寨”的去处
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一些积累了技术、人才和资本的山寨厂商也意欲从良。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并非易事。因为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山寨的命运往往不受自己控制,知识产权保护、商业模式变迁以及联发科这样的芯片集成商的进化速度,都可能让它死于非命。
深圳市政府也曾试图清理过这个市场。2008年前后,媒体曾掀起一股揭露山寨产业黑幕的报道热潮。舆论压力之下,深圳市副市长亲自带队,到华强北“清场”。此后每逢3·15,都要检查一遍。
为了逃避检查,一些山寨厂商甚至将工厂放在山上,工人则每天车接车送。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大运会临近,严打之风又紧,“保护知识产权,成就和谐大运”的条幅在深圳华强北随处可见。
然而,这些“严打”,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么大的产业,深圳怎么可能真正查?”一位摊主说。在他看来,如果山寨垮了,华强北也就垮了——粗略统计,这个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山寨大本营,营业额早已超过千亿,仅就业人员就有二十余万。而其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所创造的产值和就业更是无法统计。
原文链接:《萧条的华北强:山寨手机走向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