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领会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总算领会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

总算领会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

  发布时间 : 2023-01-31 20:50:19 10
内容提要
1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 1 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在应试教育下,升学看的就是分数,而就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大概是父母的无奈和悲哀。
1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

1 中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在应试教育下,升学看的就是分数,而就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大概是父母的无奈和悲哀。所以,父母只有违心地阻止孩子们的快乐,把孩子按在课本上,去学那些只对应试有用的东西。

也许我们不该苛求父母饱含不安,因为在很大程度是父母看到周围环境有太多不安全因素,如社会秩序混乱、公共设施质量低劣、教唆青少年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一切皆使孩子们面临威胁和危险。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安全保持必要谨慎,确实是需要的。

啊,亲爱的孩子,原谅父母的唠叨吧,因为他们有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的爱;同时,要把未来这么大的世界交给你,他们怎样不牵肠挂肚呢?

[图片0]

2 同学们是不是常常听到父母的唠叨声,对于这些重复的话语你们感到很烦,对吗?人呐,特别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唠叨,作为他们的儿女的同学们,他们当然会为你们担心一辈子了。其实高中生们的父母也不容易,他们只是想用辛辛苦苦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提醒同学们而已,有时候,同学们可以站在你们的父母的角度上体谅一下他们。这种换位思考的方法可以使同学们与父母的关系更加融洽。

3 主动沟通。平时多与父母聊一聊在校的事情和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和父母说说心理话,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一定要先理解对方,再进行沟通,作为中学生,学习、感情上都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总想寻求理解,家长应该看到这一点;但事实上,家长在社会、工作、家庭中的压力远比我们大的多,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学会理解。

4 相对付出与行为配合。相对付出,就是要有好的表现,在与你的要求相关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为。

5 寻找恰当的第三者。有些事情,可以借第三者对父母转述你的问题,也许是爷爷、奶奶或者是舅舅、阿姨等,总之,是一位与你父母关系好、谈得来的人,他的转述,可以加上劝说,常常可以打破沟通的僵局。

2与父母相处方法一

1 中国父母对于教育子女确实没有多少把握,当他们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时,孩子生下来了,于是稀里糊涂的负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孩子处于什么阶段?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对待?这些知识许多父母不是事先知道的,而是事后才知道。但这并不能全怪在父母身上,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教育父母怎样做父母,政府在这方面可操作性措施,实在少之又少。

所以,父母不可能很清楚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对于如何与青春期的我们相处,他们还感到陌生,甚至措手不及。因此,父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和适应我们的这种变化。我们做为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责任与父母配合,和他们一道寻找建设性相处的方法?

2 高中生处于叛逆期,感觉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空间,不想让父母说这说那,总是觉得他们的思想太过于落后,越来越看不清他们,于是同学们开始顶撞家长矛盾从而产生。百善孝为先,不管任何情况下高中生们都得尊重你们的父母亲,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吵,况且尊重是相互的,同学们尊重你们的父母,那么你们的父母也会尊重你们的哦。

3 换位思考。高中生不要动不动就和父母顶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体谅父母的心情和难处。

4 选择你与父母都高兴的时刻与最适宜的场合。我们在与父母沟通时首先要注意“时空”因素,“时空”选择适当,就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5 努力避免与父母争辩,抗争是沟通的毒瘤。一般说来,愿意被子女说服,承认自己错误的父母非常少,纵使你们“抗争”获胜,结果也不会“融洽”,这不是沟通的原则。

3与父母相处方法二

1 尊重理解。有事外出,高中生应主动与父母联系,免得父母担心,要多听听父母的观点,同时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当观点发生分歧时,双方要冷静思考产生分歧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达到求同存异的沟通结果。

2 多些宽容。遇事不必斤斤计较,因为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也是我们最爱的人。

[图片1]

3 有错就改。不隐瞒自己的错误,让父母帮助我们改正错误,父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4 主动帮助。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开心。

5 家长对高中生的希望或要求,往往会形成很大的压力。然而家长的希望确实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家长应该把自己美好的愿望表示为对孩子的一种鼓励、期待。让我们觉得家长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暂时的失败也不会畏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

4与父母相处方法三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可能接受父母的一切。随着进入中学,我们可能更广阔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一旦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就可能会为那些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的事情批评父母(如父母的观念、谈吐、衣着和行为方式);我们可能还会发现,我们的父母并没有身体力行他们自己所提倡的价值观,无论是政治、宗教,还是诚实、善良。你可能认为他们是“伪君子”,你从心底瞧不起他们。

其实,我们的父母都是正常人,而不是雷锋,也不是神,所以他们身上会有许多缺点和错误。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如做人就是多层次。共产主义是美好的,但并不是现在就实行,现在我们中国社会健康发展,首先是要减少损人利己的行为,但一个人不损人利己,并非一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是高尚的,但一个人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按现时法律办事,也没有什么不对。所以,我们和父母彼此都要尊重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并接受这样的现实:只要父母亲守法,尽管没有去“学雷锋”,也是一个好人;即使是父母真有问题,包括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我们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也不是引起他们问题的原因。当然成人社会的事情我们还不懂,父母不一定很坏,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安抚父母。

言行不一,几乎是中国许多成年人的毛病,如都有一种看风使舵和坐言与起行上表现出极大差距的习性。但这不是说,中国成人社会都很虚伪,而是由于长期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性的压抑,使中国人心里所想与实际所做,或者说自己的理想价值取向与自己的现实价值取向有矛盾有冲突,这就难免不表现出内方外圆或口是心非的心理行为。当我们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时候,我们还会有卑视父母的感觉吗?

正如我们在学校可能会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一样,父母也会在家里家外遇到诸如工作压力、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紧张,或婚外情感等烦心事情,有时父母也会觉得委屈,也会因为生理或心理疲劳而苦闷烦恼。如果这方面压力太大,就很难对我们保持耐心和宽容,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向我们急头怪恼发泄一通。如此说来,要求父母永远说有道理的话,永远做有道理的事,是不是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