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找到色情信息有新司法解释 为扫黄打非“撑腰”
首页 » 资讯 » 编程开发 » java > 总算找到色情信息有新司法解释 为扫黄打非“撑腰”

总算找到色情信息有新司法解释 为扫黄打非“撑腰”

  发布时间 : 2022-04-17 10:39:03 19
内容提要
本报记者 陈丽容 整治互联网及手机淫秽色情信息的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大群众纷纷呼吁,要求运用制度和法律手段,彻底斩断这些肮脏内容在网络中的传播链条。2月3日,在社会各界的期盼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对利用互联网、移

本报记者 陈丽容

整治互联网及手机淫秽色情信息的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大群众纷纷呼吁,要求运用制度和法律手段,彻底斩断这些肮脏内容在网络中的传播链条。2月3日,在社会各界的期盼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对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犯罪及其利益链条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法律适用标准。

显然,填补了治理“手机涉黄”方面的法律空白是新司法解释的最大亮点,然而,其威力到底有多大,还需司法实践来检验。

淫秽电子信息犯罪日益复杂,司法解释出台正当其时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表示,淫秽电子信息的泛滥蔓延,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败坏社会道德风尚,诱发违法犯罪。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呈现出新形式、新特点,此前一度得到有效遏制的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又在手机网络中泛滥。在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计算机互联网监管机制日臻成熟的形势下,手机网站已成为淫秽电子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亟需有效治理。

据了解,截至2009年12月份,也即扫黄第一阶段,工信部先后清除网络淫秽色情信息125万条,关闭淫秽色情网站、栏目6972个,破获网络淫秽色情案件35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70余名,并连续打掉了几个设在境外的大型淫秽网站联盟,抓获其在境内维护人500多名。2009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从而迎来了今年来第二轮网络扫黄热潮政府行动涉及面之广,打击力度之强可见决心。

然而,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所表示的,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打击的往往是淫秽网站利益链的末端。“而淫秽网站,特别是手机淫秽网站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驱动。手机淫秽网站、广告主、广告联盟、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因此,打击淫秽网站,关键在于切断淫秽网站背后的利益链条。但司法机关在适用《解释》的过程中遇到了打击利益链缺乏明确法律依据等问题。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解释(二)》。”该人士表示。

遏制色情信息受肯定

在打击手机涉黄“初战告捷”时间,两高的司法解释出台可谓正当其时。业内外人士均表示,此举对于用足刑法利器,从根本上斩断网络淫秽色情背后利益链,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司法解释出台可以有效保护公民接受信息文明安全,特别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据了解,新司法解释对于向不满14岁的少年传播淫秽色情以及利用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等犯罪行为,也将作出明确的法律解释,此种细化无疑将使未成年人获得更好保护。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表示,现在有2400万网瘾青少年,60%通过手机上网,学习型网络建设必须消除网络成瘾对青少年思想禁锢。充分运用刑法手段打击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行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其次,司法解释的出台更加侧重对网络色情各主体的责任认定和准确打击,可以有效遏制淫秽电子信息传播。一方面,司法解释出台直指涉黄贩黄背后的利益链条,对违法的电信运营商、广告主、广告联盟、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各个环节实施“行为甄别”和“精确打击”,另一方面,司法解释对“明知”的认定,对“淫秽网站”的界定等,都是既打到了痛处,又尽力避免利剑“误伤”,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最后,司法解释出台可以更充分发挥法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这种原本“虚拟”的存在空间和行为方式,已经更多以一种“现实”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越来越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而法律作为调节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的有力手段,丝毫不能忽视其在网络领域的功能发挥,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司法机关应该充分履行法律职责,高度重视、及时研究网络新问题、办理网络新案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司法出台,还需“实践”撑腰

工信部在部署第二阶段手机涉黄治理工作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清理和打击手机淫秽色情内容的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司法解释的出台,表明在扫黄打非的“长征”路上,法治的力量得到了增强;也表明前一阶段主要通过行政力量的暴风骤雨式“严打”过后,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在法律上完善规则,进一步厘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突出依靠法制的常态化管理,将有利于形成驱逐“劣币”的“清洁机制”,创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对相关企业和网站的生存发展也是福音。

然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拥有亿网民、亿手机用户的网络世界里,如何严格执法、依法管理、保障权益,充分发挥这一司法解释“扫黄治黄”的效力,还需要法律对接以达到效果。因为,手机色情猖獗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利”字,从行动上真正斩断不法产业链,使手机色情信息无从传播,无处藏身,手机黄祸就一定能遏制。

与此同时,除相关法律支撑外,消除手机“黄毒”还可以借鉴他国经验,例如,韩国政府积极应对所面临的挑战,采取“法治与教育并重”“隔离与过滤并举”的方法,就获得了不错的效果,适当时候我国也可以采取“并”方法。